發(fā)布時間:2019-01-25
發(fā)布者:
關鍵詞:
冬季妊娠母豬的飼養(yǎng)管理方法有哪些?
冬季來臨,對于進入妊娠期的母豬,既要抵御寒冷的侵襲,又擔負著孕育胎兒的重任。而氣候寒冷,日照時間短,又是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高發(fā)季節(jié),因此養(yǎng)殖戶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冬,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?,F在為大家介紹冬季妊娠母豬的飼養(yǎng)管理。

一、妊娠母豬降低胚胎死亡數量
母豬懷孕后,合子在第九至十三天內的附植初期,易受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死亡,妊娠后第三天出現第二個死亡高峰,兩次死亡數占合子總數的30%~40%;第三個死亡高峰出現在交配后60~70天。生產中可通過加強飼養(yǎng)管理,改善豬舍環(huán)境,把胚胎損失減到最低程度。豬舍的溫度保持在16~22℃,相對濕度維持在70%~80%;配種后喂料量應降低到原來的較低水平,但應保證優(yōu)質全價,保持圈舍清潔衛(wèi)生,減少感染的機會。
二、冬季妊娠母豬選擇適當飼喂方式
冬季妊娠母豬一般可采用以下三種方式:(1)抓兩頭顧中間。這種方式適應于體況較差的經產母豬。即在配種前20天和配種后10天加喂精料,體況恢復后以青飼料為主,按飼養(yǎng)標準喂養(yǎng)。直到妊娠80天后,再加喂精料,但后期的營養(yǎng)水平應高于前期。(2)前粗后精。這種方式適合于配種前體況良好的經產母豬。即在妊娠前期多喂給青粗飼料,后期再喂精料。(3)步步登高。這種方式適合于初產母豬和哺乳期間配種的母豬。即在妊娠初期以青粗飼料為主,逐漸增加精料比例。相應增加飼料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。但應注意在母豬產前1周,減少日糧10%~20%。
三、冬季供給母仔充足營養(yǎng)
冬季妊娠母豬從日糧中獲得的營養(yǎng)物質,首先滿足胎兒的生長發(fā)育,然后再供給本身的需要,并為哺乳儲備部分營養(yǎng)物質。因此,滿足營養(yǎng)物質的供應是保證母豬和胎兒正常生長發(fā)育所必需的。故生產中除供給母豬足夠的能量和蛋白質飼料外,還應保證滿足其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。
四、運用合理的飼喂技術
喂給冬季妊娠母豬的日糧,除講究衛(wèi)生和保證質量外,還須具有一定量的青粗飼料,使母豬吃后有飽感,又不會壓迫胎兒。青粗飼料富含氨基酸、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有利于胎兒的正常生長和發(fā)育,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。此外,嚴禁飼喂霉變、冰凍、帶毒和強刺激性飼料,否則容易引起流產,同時不隨意更換飼料品種。喂青粗飼料應少喂勤添,隨時讓母豬飲到清潔的飲水。
浙江東立生物飼料有限公司潛心研究豬營養(yǎng)三十年,聯(lián)合長三角綠色制藥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產業(yè)園的技術平臺在拳頭產品“太湖3號”基礎上開發(fā)出聚焦骨骼健康 的“ 太湖3號4.0 ”功能性新產品。針對母豬妊娠期的產品——“壯胎”,從母豬自身的骨骼入手,以骨養(yǎng)身,給您的養(yǎng)殖帶來驚喜!

五、冬季妊娠前后期的飼養(yǎng)
母豬妊娠后的20天左右,胚胎很容易受環(huán)境條件的影響,在飼養(yǎng)管理上要給予特殊照顧,并給予優(yōu)質的全價飼料;在妊娠的最后一個月,一方面胎兒的體重急劇增加,需要大量的營養(yǎng)物質;另一方面由于子宮體積的增加,消化器官受到擠壓,易造成豬的采食量不足。因此,應喂給營養(yǎng)豐富的日糧,尤其是蛋白質飼料。
六、切實加強冬季妊娠母豬管理
管理冬季妊娠母豬的重點是做好保胎工作。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以下幾點:妊娠母豬最好單圈飼養(yǎng),圈面要平坦,干燥清潔,保持冬暖夏涼。積肥坑要淺,坡度不宜太陡。在母豬妊娠后的第一個月內,應吃好、睡好、少運動,以便恢復體力和膘情,但在妊娠期應適當多運動,在后期應減少運動量,讓母豬自由活動,臨產前1周應停止活動。雨、雪天或過于寒冷的天氣應停止運動,以防滑倒或因受凍引起子宮劇烈收縮造成流產。嚴禁鞭打,跨溝越門要慢,防止擁擠和快速驅趕,急轉彎等。如有流產預兆,應及時注射黃體酮。
七、冬季妊娠母豬做好產前準備工作
冬春季節(jié)天氣寒冷,需做好防風保暖工作。最好為母豬設置專門的產房,產房內要求溫暖干燥,濕度保持在65%~75%,舒適安靜,陽光充足,空氣新鮮,溫度保持在22~23℃。對膘情和乳房發(fā)育良好的母豬,產前3~5天應減料,逐漸減到妊娠期飼養(yǎng)水平的1/2或1/3,并停止喂青綠多汁飼料。對那些體況較差和乳房發(fā)育不良的母豬,產前不但不減料,還應加喂一些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飼料。在母豬產前3~5天把其趕入產房,同時準備好分娩用具和充足的墊草。
聲明:版權歸原創(chuàng)所有,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與本網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